企业动态
智青春-【风险案例】银行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坑的“冒名”系列
到银行冒名开户挂失或解挂等柜面风险案例
是屡见不鲜,这其中除了个人信息泄露外,
一大原因还是部分银行在办卡过程中审核不严。
各位银行的亲们,且往下阅读!
▼▼▼▼▼
冒名开户案例
【案例详情】某行柜员小王接待了一位想要办理开户业务的女士。
对该女士提供的身份证进行联网核查,小王发现该客户的身份证是真实有效的,但是存在疑点:
疑点1: 女士的相貌与身份证不一致。(女士解释说是化妆的缘故)
疑点2: 柜员小张让女士复述身份证号,该女士略显迟疑,有可能是在背诵。
疑点3: 人证不符还可以出示辅助证件进行佐证(比如户口本、驾驶证等,但是女士以家远为由拒绝。
根据以上判断,柜员小王断定这是一起冒名开户事件。
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他人证件冒名开户,进行洗钱、欺诈等违法活动,对客户利益和社会和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中央银行明确了银行的义务和权利。
银行有义务对开立账户的客户进行联网核查身份证,并确认人证相符,即真证真人。如果存在疑问和不确定因素,银行有权要求客户提供佐证证件。
那么,如何防范冒名开户风险?
要特别警惕以下三种客户:
1. 客户离开网点后,如有可疑人员在不远处接应,说明可能受人指使。
2. 冒名开户大多数是持外地身份证件,长相与身份证件相片极为相似,熟悉银行开户的流程。
3. 不法分子通常利用中午、下午临近换班或下班等时点前来办理业务,常常无法提供辅助证件。
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客户的神情是否紧张举止是否躲闪等。
总之,银行要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开立的审查,严格执行开户程序,更不得主动开立假名和匿名账户。
冒名挂失案例
【案例详情】 某行柜员小张为客户办理密码和书面双挂失业务。
在挂失结清销户时发现非客户本人办理业务,有冒领客户存款的嫌疑。柜员小张立即开展补救措施:
1. 办理挂失销户冲正业务。
2. 与客户开户凭条笔迹进行了比对,确认不一致。
3. 通过开户凭条上留存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均未联系到户主本人,此账户现处于挂失状态。
柜员小张在后续处理时及时发现并制止冒名挂失,采取了补救措施,消除了隐患。(如未能及时补救,银行将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并承担资金损失。)
那么,如何防范冒名挂失风险?
个人业务风险中,客户身份识别是重中之重。
在办理挂失业务前,一定要严格进行客户身份核查、身份识别,检查挂失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查看是否为真实证件,并将证件照片与挂失人进行认真比对。
对仅凭证件仍不易确定其户主身份的,应向挂失申请人提问,提问内容可围绕所挂失账户的基本情况展开;
比如:户主的出生年月、账户余额、开户日期、开户金额、开户时留存的联系方式,近期的主要交易情况等。
冒名解挂案例
【案例详情】一位客户身份证、银行卡丢失,所以通过电话银行对银行卡进行挂失止付。
但后来客户发现已口头挂失银行卡内资金被支取。经查证发现客户口头挂失的银行卡在某网点被人冒名办理了解挂,并进行了密码挂失后支取。客户准备起诉银行。
首先,柜员对挂失解挂身份识别的风险认识不全面。挂失解挂有两种可能:
1. 客户找到丢失银行卡和身份证;
2. 偷盗者或捡到者拿客户身份证和银行卡冒充客户进行解挂。
其次,柜员对卡片解挂后对密码挂失缺乏戒备心。
那么,如何防范冒名解挂风险?
核实证件更要确认客户身份,要在照片与相貌比对基础上核对其他客户信息或账户信息;让客户提供其他证件,延迟办理后续处理,拨打核对客户预留电话等。
冒名签约、取消电子银行案例
【案例详情】一位客户来到银行网点反映刚接到短信说银行取消了手机短信,客户本人并未办理过取消业务且身份证丢失。
经查实客户丢失的身份证被人冒名在异地开立一张新的银行卡并取消客户原签约网银、手机银行、短信业务,并用新开立银行卡签约了电子银行业务。
办理开销户、大额交易、挂失、解挂、挂失后续处理、签约网银、签约手机银行、修改客户编号、
合并客户编号、开通自助设备交易、申请贷记卡、购赎理财产品、购买保险产品、购赎基金、购买贵金属等业务
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身份证件的核查和客户身份的识别,杜绝冒名顶替办理业务事件的发生。
审查小贴士
通过以下六步对开户人的身份进行合理性审查,发现不合理或可疑时,拒绝开户:
1. 人证核对
认真对比客户样貌与身份证件照片的特征是否相符,逐一观察开户人五官的特征与相片进行比较,核对时,要在客户抬头时与客户目光对视,并注意客户是否出现低头回避、目光躲闪等不自然表情,如有则需加以关注。
2.交谈核对
通过原客户信息与开户人交谈了解,进一步确认客户身份,手段包括客户个人信息核对、原开立账户信息核对以及其他信息核对,如客户反应较迟疑,则需对其身份多加注意。
同时,须重点关注持有异地身份证件办理开户同时主动要求开通我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客户。
3. 辅助证件核对
在客户身份识别过程中对客户身份仍存有怀疑的,柜员还可以提请客户提供其他有效辅助证件。
如居民户口簿、护照、工作证、机动车驾驶证、社会保障卡、公用事业账单、学生证、介绍信等有效证件或证明文件,以核实客户身份,否则应拒绝办理开户。
4. 授权人员再次核对
授权人员应切实履行好授权复核职责,负有同等审核客户身份的义务。
必须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人证核对”,核查中如有疑问应再次对柜员未问及的客户的其他信息进行核对。经办人员与授权人员必须做到各自单独识别、双重把关及不重叠的原则。
5. 特别关注陪同人员
柜员在核实客户信息和原开立账户资料时,如客户对证件或系统原信息、已经开立的账户完全忘记的,此时又有陪同人在旁指导或出言辩解的,应给予特别关注;
并出于防止客户个人账户信息外泄风险,柜员可善意提醒客户在办理业务时,应请其他陪同人在柜台的一米线外等候,必要时请大堂经理予以协助,避免客户受到人为控制开户的可能。
6. 规范后续处理
对于事后发现冒名开户成功的,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假冒开户后续处理,及时化解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