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技能】提升大堂经理服务能力的对策
网点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出现几种明显的现状:大堂经理在网点营销服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忽视岗位对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较高要求;大堂经理兼职较多,配备不足,支撑不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可以采取如下几项对策,以升级大堂经理的服务能力。
1、完善岗位设计大堂经理是网点服务的灵魂,是网点的资源调配者、服务组织者和团队领导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跑堂”。大堂经理应当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并协调网点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对保持良好的大堂秩序、缓解客户排队、提高客户满意度等负主要责任。
其次,大堂经理的工作职能也取决于角色的定位。不同的银行,或者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基于各自的理解和认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可以对大堂经理角色进行不同的定位。比如网点客流量不大,老客户较多,识别引导和关系维护的要求不高,可以服务客户做好问答业务咨询等工作,重在发挥直接营销作用。反之,则让其有名有实,充分发挥管理大堂、协调各方的作用。
2、实现“专业化”与 “专职化”一般情况下,大堂经理有三个来源:一是来自于优秀的柜员,二是来自于个人客户经理或个人业务顾问,三是来自于经过培训的新行员。首先,不管来自何方,都应该建立统一准入标准,比如: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和一年以上网点工作经验,性格外向开朗,通过网点经理或个人客户经理的岗位考试。对大堂经理的继续教育也要有明确要求,如每年参加不少于两周的脱产培训,须在一定时间内取得金融理财师(AFP)等资格认证。简言之,大堂经理岗位对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都有较高要求,要坚持专业眼光,慎重选拔。
其次,要实现大堂经理专职化。除极少数特殊网点外,每个网点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的大堂经理,并保持相对稳定。少数分支机构的大堂经理由网点各个岗位人员轮流担当,或者对大堂经理人选进行随意调整,这对客户识别和关系维护都是很不利的。当然,在大堂经理离岗、休息时,应明确由个人业务顾问或客户经理接替,保证大堂经理在岗率为100%。
3、丰富队伍的构成方式一是探索双大堂经理制。对客户流量密集或大堂面积较大的网点,在一名大堂经理服务能力溢出的情况下,应及时配备两名专职大堂经理。两名大堂经理既可以并行,也可以明确主次,或者有所侧重。部分网点客户流量具有季节性或者时段性特征,应对大堂经理配置做出弹性安排,在平时维持一名大堂经理在岗;在客户流量较大的季节或者时段,配置双大堂经理。
二是适当配备大堂经理助理。一名大堂经理忙不过来,想配备两名,又受到编制、成本等诸多限制。怎么办?这个时候可以引入大堂经理助理。大堂经理助理既可以由银行自主选聘,也可以采取劳务外包的方式,委托外部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和管理。大堂经理助理的岗位要求和人力成本低于大堂经理,主要是协助做好客户分流、简单业务咨询等事务性工作,使大堂经理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价值的管理和营销上。
三是在建立大堂经理储备队伍。通过竞聘等方式,面向网点员工和新行员选拔一批大堂经理的后备力量,由分支行统一调配和使用。在网点大堂经理离岗的时候可以机动支援,出现缺编的时候可以迅速补给。